檢驗平板的刮削技術(shù)
時間:2016/1/26 14:33:15
瀏覽量:535
鑄鐵檢驗平板/檢驗平臺刮削一般由鉗工手持刮刀操作,有平面刮削和曲面刮削兩種方法(見圖)。刮刀一般用碳素工具鋼或軸承鋼制造,后端裝有木柄,刀刃部分淬硬到硬度為HRC60左右,刃口經(jīng)過研磨。工件表面先經(jīng)切削加工,刮削余量為0.05~0.4毫米。檢驗平板的平面刮削的操作分推刮和拉刮兩種。推刮主要依靠臂力和胯部的推壓作用,切削力較大,適于大面積的粗刮和半精刮。拉刮僅依靠臂力加壓和后拉,切削力較小,但刮削長度容易控制,適于精刮和刮花。
曲面刮削時用腕力控制曲面刮刀,使側(cè)刀刃順著工件曲面刮削。
每次刮削前,為了辨明工件誤差的位置和程度,需要在精密的平板、平尺、專用檢具或與工件相配的偶件表面涂一層很薄的顯示劑(也可涂在工件上),然后與工件合在一起對研,對研后,工件表面的某些凸點便會清晰地顯示出來,這個過程稱為顯點。常用的顯示劑是紅丹油(氧化鐵或氧化鉛加機械油調(diào)制)或藍(lán)油(普魯士藍(lán)與蓖麻油或機械油調(diào)制)。顯點后將顯示出的凸起部分刮去。經(jīng)過反復(fù)地顯點和刮削,可使工件表面的顯示點數(shù)逐步增多并均勻分布,這表示表面的 形狀誤差在逐步減小。因此,刮削通常也稱刮研。
鑄鐵檢驗平板/檢驗平臺刮削表面的質(zhì)量通常用25×25毫米面積內(nèi)均布的顯示點數(shù)來衡量。一般連接面要求有5~8點;一般導(dǎo)軌面要求有8~16點;平板、平尺等檢具的表面和滑動配合的精密導(dǎo)軌面要求有16~25點;某些高精度測量工具的表面要求有25~30點。在刮削后的外露表面上,有時再刮一層整齊的魚鱗狀花紋或斜花紋以改善外觀。在精刨、精銑或磨削后的精密滑動面上刮一層月牙花紋或鏈狀花紋,可改善工作時的潤滑條件,提高耐磨性。
鑄鐵檢驗平板/檢驗平臺的刮削工藝在用刮刀在加工過的工件表面上刮去微量金屬,以提高表面形狀精度、改善配合表面間接觸狀況的鉗工作業(yè)。鑄鐵檢驗平板的刮削是機械制造和修理中最終精加工各種型面(如機床導(dǎo)軌面、連接面、軸瓦、配合球面等)的一種重要方法。
http://zhuoyuanjixi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