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件的熱處理工藝—淬火
時間:2016/1/20 16:22:54
瀏覽量:470
將鋼件加熱到臨界點(diǎn)以上某一溫度(45號鋼淬火溫度為840-860℃,碳素工具鋼的淬火溫度為760~780℃),保持一定的時間,然后以適當(dāng)速度冷卻以獲得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。
淬火與退火、正火處理在工藝上的主要區(qū)別是冷卻速度快,目的是為了獲得馬氏體組織。也就是說要獲得馬氏體組織,鋼的冷卻速度必須大于鋼的臨界速度。所謂臨界速度就是獲得馬氏體組織的最小冷卻速度。鋼的種類不同,臨界冷卻速度不同,一般碳鋼的臨界冷卻速度要比合金鋼大。所以碳鋼加熱后要在水中冷卻,而合金鋼在油中冷卻。冷卻速度小于臨界冷卻速度得不到馬氏體組織,但冷卻速度過快,會使鋼中內(nèi)應(yīng)力增大,引起鋼件的變形,甚至開裂。
馬氏體組織是鋼經(jīng)淬火后獲得的不平衡組織,它的硬度高,但塑性、韌性差。馬氏體的硬度隨鋼的含碳量提高而增高。所以高碳鋼、碳素工具鋼淬火后的硬度要比低、中碳鋼淬火后的硬度高。同樣馬氏體的塑性與韌性也與鋼的含碳量有關(guān),含碳量低,馬氏體的塑性,韌性就較好。
http://zhuoyuanjixie.com